乡村研究数据库 >
“巴黎手稿”: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前夜
“巴黎手稿”:历史唯物主义诞生的前夜
报告字数:13963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视角的初步形成。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和资本主义现实中的劳动一样,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也是一种被扭曲了的、非人的劳动,这种劳动的背后隐藏着的是私有制的事实。为了对上述劳动的观念和现实进行批判,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用于指认那种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视为当然事实的劳动的内涵。“异化劳动”的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思想前提的。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当是自由、自觉的,只有这样的劳动才是真正的人的劳动。这样,马克思就形成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三段论:始源性的本真的劳动,现实中异化的劳动,扬弃了异化的自由、自觉的劳动。
文章目录
- 一 异化劳动与现实视角的投射
- 二 “实践”概念的多重含义
- 三 与两种流行观点的商榷
- 四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