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北内陆省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西北内陆省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报告字数:20920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东部沿海城市依托便利的海运,建立起了出口导向型经济;西部内陆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交通极为不便,限定了其与其他地域之间的经济联系。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最直接原因之一是经济开放度上的差异。因此,研究西北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缩小西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的贫富差距。无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西北内陆地区,要想有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都离不开与国际市场接轨,只有积极地“走出去”,才能更好地“引进来”。由此,便引入了早期西方国家提出的开放型经济概念。开放型经济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程度较深,要素、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等可以较为自由地跨境流动,且在经济体制上的融合程度较高,可以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区域表现形式,是内陆地区在充分发挥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大力开展对外经济活动,广泛引进先进国家与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同时,也通过鼓励内陆地区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境外和沿海投资、技术合作、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种区域性开放经济发展模式。西北内陆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历来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自然禀赋、历史积累和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为中国实现整体有序的产业变迁带来了新的考验。马子良指出西北内陆地区不沿边,不靠海,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西北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与必要性,值得深入研究。71474747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构建
- 一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说明
- 二 数据处理与权重确定
- 第二节 评价结果分析
- 一 对外开放度分析
- 二 对内开放度分析
- 三 开放经济支撑度分析
- 四 开放基础支撑度分析
- 五 总体评价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