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地金融: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有益探索
农地金融: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有益探索
报告字数:14963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要素的现代化和要素组合配置关系的优化。由于存在城乡二元制度障碍,长期以来农村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结合并不紧密,土地资产和资本属性被严重抑制。近年随着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土地要素为核心的农村生产要素重组正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开展,已经并将进一步深刻改变城乡产业和空间形态。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果没有资本要素参与,大量土地“沉睡资产”将无法激活。发展农村土地金融,不仅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村金融深化的重要环节。目前农村土地金融在我国法律和政策层面并没有被完全认同,存在诸多争议,但实践中农村土地金融探索异彩纷呈,由于相关理论认识和制度设计不足,自主发展中蕴藏诸多风险隐患。本章重点分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条件下土地金融发展的可行性以及相关衍生风险,以期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有所裨益。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土地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
- (一)土地信用合作社
- (二)土地流转信托
- (三)土地抵(质)押贷款
- (四)土地证券化
- 二 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基本逻辑
- (一)土地金融发展的基本条件
- (二)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可行性
- 三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分类与风险点
- (一)农村土地金融风险分类
- (二)发展农村土地金融的主要风险
- 四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启示
- (一)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扶持和规范
- (二)政府强力支持降低金融机构经营风险
- (三)健全组织体系降低交易成本和信用风险
- (四)强化风险监管和分担机制建设
- 五 促进农村土地金融规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