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吉林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分析报告
吉林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分析报告
报告字数:25606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吉林省各级政府基于省内民族地区实际,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机制,全力汇聚社会资源,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尤其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使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吉林省民族地区因自然条件恶劣及地方经济发展滞后,仍然存在人口流失严重、贫困人口参与度低、内生动力不足、脱贫稳定性低等一系列问题,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要立足民族地区实际,从长计议,千方百计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流失与“空洞化”问题,多措并举,引入人才,重点培育“造血功能”,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文章目录
- 一 吉林省民族地区贫困基本情况
- 二 吉林省民族地区贫困特征
- (一)地处边境,深受自然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的制约
- (二)人口流失严重,人力资本匮乏
- (三)贫困群众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内生动力不足
- (四)地域经济发展滞后,脱贫稳定性低
- (五)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 三 2017年吉林省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工作实践
- (一)以政府为主导,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扶贫开发机制
- (二)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 (三)汇聚社会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 (四)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助力精准扶贫
- (五)凸显民族地区优势,打造特色产业
- (六)全力打造返乡创业新局面,加强培育致富带头人
- 四 2017年吉林省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主要成效
- (一)贫困人口总量大幅度下降
- (二)农村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总量迅速增长
- (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 (四)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 五 吉林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
- (一)扶贫工作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 (二)扶贫专项资金投入不足且管理分散
- (三)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贫困人口缺乏内生动力
- (四)全局性建设与地方发展之间的矛盾
- 六 吉林省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对策与建议
- (一)搞好扶贫开发规划,发挥各类主体的能动作用
- (二)进一步强化金融保险支持
- (三)“志智双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变农村面貌
- (五)筑巢引凤,搭建返乡创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