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人工智能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助推与挑战
人工智能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助推与挑战

作者:刘在平 LiuZaiping

刘在平 LiuZaiping##付景川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所属图书:珠江论丛(2020年第1辑 总第27...

图书作者:付景川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报告字数:16627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即将深刻地改变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结构。因此,人工智能是一种具有战略性、驱动性、溢出性的技术。人工智能向人文社科领域的“扩展性进入”,将使这一领域的视野极大开阔,而且使人类社会本身发生更新与时空拓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和即将取得的进展,不仅从工具性、可操作性的意义上助力人类生产生活,而且从认知性、智能性意义上,为人们带来新型的认识工具、认知手段。当下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迫切需要以积极的姿态来面对和迎接挑战。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框架,将产生“结构性冲击”;也爆发式地向人们提出问题。一些问题是根本性的,例如:关于人工智能的“主体地位”,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取向”,关于人工智能与“生命意义”,等等。我们的研究必须先行一步,未雨绸缪。
文章目录
  • 一 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地位
  • 二 人工智能向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扩展性进入”
  • 三 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的“替代性补充”
  • 四 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研究框架的“结构性冲击”
  • 五 人工智能对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性挑战”
  •         (一)关于人工智能的“主体地位”
  •         (二)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取向”
  •         (三)关于人工智能与“生命意义”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