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激励机制的建立路径及政策安排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激励机制的建立路径及政策安排

作者:曹海林

曹海林##曹海林

所属图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的逻辑

图书作者:曹海林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报告字数:24030字 报告页数:30页
摘要:本文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本文讲述了村级公益事业投入的实现机制,本文认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放宽村民自筹的限制条件、提高自主决策的效力作用、拓展奖补制度的适用范围以及多种激励渠道结合推进村级公益事业投入。其次,本文指出,通过对苏皖六镇调研情况的总结,发现六镇村民参与村级公益活动的激励措施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各自具有不同的实际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众多实施障碍,本文对其发挥的作用和出现的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主要途径,包括主体投入、激励机制、政策等多方面。
文章目录
  • 6.1 村级公益事业投入的实现机制
  •         6.1.1 突出政府供给的主导作用
  •         6.1.2 放宽村民自筹的限制条件
  •         6.1.3 提高自主决策的效力作用
  •         6.1.4 拓展奖补制度的适用范围
  •         6.1.5 多种激励渠道结合推进村级公益事业投入
  • 6.2 现有激励措施实施效果及困境
  •         6.2.1 现有激励措施实施效果
  •         6.2.2 激励措施的实施困境
  •         6.2.3 困境根源分析
  • 6.3 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的主要途径
  •         6.3.1 构建多元主体投入体系
  •         6.3.2 设计多方位、多角度的激励机制
  •         6.3.3 加大监督力度,保持激励机制的有序性
  • 6.4 政策活力激励村级公益事业参与
  •         6.4.1 出台倾斜性的公共财政政策
  •         6.4.2 创新议事机制,激发村民参与积极性
  •         6.4.3 扩大政策宣传范围,优化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