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结语与反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的公共性诉求与乡村共同体精神培育
结语与反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的公共性诉求与乡村共同体精神培育

作者:曹海林

曹海林##曹海林

所属图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的逻辑

图书作者:曹海林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报告字数:14353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反思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从人民公社时期高度强制性的“卷入式参与”到后税费时代不稳定开展的历史与事实发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与乡村社会共同体的发展特质及乡村共同体精神的发育程度紧密相关。本文指出,中国绝大多数乡村社会正处在传统共同体精神逐渐消亡,而现代社区共同体精神尚未成型的社区精神过渡期。了解我国当前乡村共同体精神的培育现状,剖析乡村共同体精神培育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索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乡村共同体精神培育发展的实践路径,可为化解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困境提供借鉴与指导。
文章目录
  • 7.1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乏力的深层缘由:乡村共同体精神的萎缩与断裂
  •         7.1.1 乡村共同体精神萎缩与断裂的外在表现
  •         7.1.2 乡村共同体精神萎缩与断裂的内生机理
  • 7.2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对社区共同体精神的公共性诉求
  •         7.2.1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的现代转向
  •         7.2.2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集体行动亟须社区共同体精神助推
  • 7.3 培育乡村共同体精神的现实困境
  •         7.3.1 村民社会关系趋于松散,社区共同体精神的社会心理基础缺失
  •         7.3.2 村民自治制度运行不畅,难以形成社区共同价值目标
  •         7.3.3 多数乡村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共同体经济利益纽带薄弱
  •         7.3.4 社区公共空间发育不足,乡村共同体精神培育的载体缺乏
  • 7.4 契合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公共性诉求培育现代乡村共同体精神的实践进路
  •         7.4.1 推动社区公共参与,奠定社区共同体精神的心理基础
  •         7.4.2 依托“新乡贤”激活内生自治力量,凝聚社区共同体精神价值目标
  •         7.4.3 壮大集体产权,编织社区共同体精神的利益纽带
  •         7.4.4 重构乡村社区公共空间,创造社区共同体精神培育的多元化载体
  •         7.4.5 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共同体精神培育的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