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工业的彻底衰落与村民的功利化(2010~2016年)
乡村工业的彻底衰落与村民的功利化(2010~2016年)
报告字数:31720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本文介绍受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一阶段西河村的乡村工业急剧衰落,到了2015年,村里只剩下一家工厂还在开工。随着工厂的倒闭,部分工厂主和大部分工人离开村庄,到外面发展,村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变化;而一个在外打拼多年、靠经营民间金融业务发家的年轻人回村竞选村主任成功,他以提供村庄公共品的方式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并通过政府的项目让村庄重新燃起自豪感。这标志着村民的理性选择代替了原来的乡土认同,村庄内的功利诉求增多,村庄共同体倾向功利化;但同时,在政府资源下派方式改变之后,国家与村庄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村庄共同体有再次整合的可能。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草根工业难敌“金融”资本
- 一 乡村工业衰落的必然性
- 二 实力较量:“放贷款的”战胜“开工厂的”
- 第二节 村委会候选人中的新鲜血液与村民的理性化
- 一 陌生的村里人登场:共同致富口号下的小算盘
- 二 守住自己地盘:聂继生的勉强应对
- 三 国家项目下沉之后政府对村干部的新要求
- 四 民风的功利化:乐得接受米油“布施”的理性村民
- 第三节 未完的故事:不彻底的功利化与新的可能
- 一 非正式公共事务中的道义价值
- 二 未竟的尾声:新民居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是否会带来新型社区团结
- 三 碑、楼、门匾与庙宇:西河村文化符号及其变迁
- 第四节 乡村工业衰落与不彻底的功利化共同体
- 一 乡村工业衰落与村庄社会分层的变化
- 二 共同体整合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