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诉源治理理念下判后释疑制度的革新
诉源治理理念下判后释疑制度的革新
报告字数:11146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为应对日益增长的涉诉信访,2005年11月,在全国法院立案审判工作会上,最高人民法院肯定并推广了贵州省安顺中院创新的接访制度——判后释疑制度。自此,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安徽等地法院全面推行判后释疑或判后释明制度,各级法院在实践中不断对判后释疑制度加以完善,使之从最初的一种信访接待制度演进为兼具信访接待、推进服判息诉、督促自动履行、开展法制宣传等多种功能的制度,在推进纠纷实质解决、减轻群众诉累、完善司法资源调配、实现司法制度良性运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了蒲江县人民法院判后释疑特色举措,对判后释疑制度实施困境的原因进行了检视,提出了判后释疑制度革新路径。
文章目录
- 一 判后释疑制度实施现状分析
- (一)全国法院目前整体情况
- (二)蒲江县人民法院判后释疑特色举措
- (三)判后释疑制度问题分析
- 二 判后释疑制度实施困境的原因检视
- (一)对判后释疑制度认识不足
- (二)对判后释疑制度的具体运行缺乏统一规范
- (三)第三方中立评估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开发
- 三 判后释疑制度理论追溯
- (一)判后释疑制度的法理分析
- (二)判后释疑制度的价值分析
- (三)判后释疑制度的立法及政策分析
- 四 判后释疑制度革新路径
- (一)转变一审法官思维,提升整体司法观
- (二)转变工作方法,提高判后答疑的及时性、便利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 (三)明确释疑范围、释疑内容、接待时间等事项
- (四)建章立制,刚性运行判后释疑
- (五)建立和完善类案生效判决书推送制度
- (六)进一步完善第三方中立评估制度
- (七)持之以恒加强司法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