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产品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根本性转变
中国产品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根本性转变
报告字数:16629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产品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关键。中国近四十年的改革实践表明,与国有企业改革常常步履蹒跚不同,价格改革从一开始就迈步向前,有时步子还迈得相当大,走在其他改革的前列。这是中国经济运行机制较快转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即开始出现买方市场、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价格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顺价格关系,形成比较合理的价格结构;二是转变价格形成机制,从行政定价转为市场定价。其中,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是最重要的,只有从行政定价转变为市场定价,才能从根本上理顺价格关系。中国价格改革正是从着重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以此逐步校正长期扭曲的价格结构的。
文章目录
- 一 价格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 二 价格改革的主要历程
- (一)1979~1984年以调整不合理价格体系为主,为此后大规模放开价格创造条件
- (二)1985年以后以放开价格为主,1985~1988年消费品价格逐步放开
- (三)1984~1991年中国实行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及顺利并为市场价格单轨制
- (四)21世纪初提出并在此后逐步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
- 三 价格改革的若干规律性
- (一)价格改革包括价格体系改革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两大方面,应着力通过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动价格体系的合理化
- (二)价格改革要逐步推进,大体走一调二放三挂钩的路子
- (三)从狭义价格改革扩展到包括生产要素的广义价格改革
- (四)价格改革的难点和主要矛盾在于既要通过体制转型理顺价格关系,又要稳定物价水平
- 四 中国价格改革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