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财政社会学视野中的项目制与乡村治理
财政社会学视野中的项目制与乡村治理

作者:田孟

田孟##黄其松 刘升

所属图书:政府治理评论 第3卷

图书作者:黄其松 刘升

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报告字数:18382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公共财政的下乡推动了乡村治理的转型。但在项目运作的基本机制下,乡村社会传统中既有的简约治理模式被新时期的分利秩序所打破,而新的治理模式却没有能够建立起来,从而造成了乡村治理陷入了危机之中。李祖佩的《分利秩序》从多个层面揭示了项目运作与以分利秩序为主要特征的乡村治理危机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示了在国家财政资源下乡的过程中其公共性逐渐丧失的机制,结果乡村治理中的政治或道义因素与利益因素不断失衡,最终造成了国家自主性的严重削弱。重建下乡财政资源的公共性是回归义利之衡的关键。
文章目录
  • 一 “简约治理”:传统时期的乡村治理
  • 二 项目制: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及其消解
  • 三 项目指标的分配:乡镇政府的行为及乡村关系的变化
  • 四 项目指标的争取:村庄权力结构的变迁
  • 五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地方势力”下乡
  • 六 项目制中的“农民”及其冲突的性质
  • 七 义利再平衡:项目制与财政公共性的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