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使制度有效地运转起来——改革进程中制度运转的动力机制新解
使制度有效地运转起来——改革进程中制度运转的动力机制新解
报告字数:15567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进步依赖于制度的有效运转。制度的有效运转离不开外在的动力条件。制度弹性及其带给制度执行者的空间想象力和制度韧性及其带给制度执行者的时间想象力是使制度运转起来的双核动力。理想状态下,制度弹性和制度韧性越高,越有利于制度的运转。但现实中,制度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度弹性和制度韧性并非越高就越好。根据制度在不同实施阶段具有的特点和面临的条件,应该有针对性地赋予制度合适的弹性和韧性。在制度实施初始期,应该赋予制度弱弹性和强韧性;在制度实施平稳期,应该赋予制度强弹性和弱韧性;在制度实施深水期,应该赋予制度弱弹性和强韧性。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新制度之所以不能有效地运转,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制度弹性过低带给制度执行者的空间想象力不足,进而导致制度运转的显性动力匮乏;另一方面,制度韧性过高带给制度执行者的时间想象力溢出,进而导致制度运转的隐性动力匮乏。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设计新制度、完善旧制度,更要使制度保持合适的弹性和韧性,从而使制度有效地运转起来。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分析框架及思路
- 四 制度弹性与空间想象力:制度运转的显性动力
- 五 制度韧性与时间想象力:制度运转的隐性动力
- 六 动力的错位: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制度运转分析
- 七 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