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贵州“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贵州“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作者:向生丽 武洁萌 刘玲芳

向生丽 武洁萌 刘玲芳##黄其松 张红春

所属图书:政府治理评论 第4卷

图书作者:黄其松 张红春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报告字数:11430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任务;而“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已成为当下贵州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理性选择。贵州省“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三个典型案例揭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需以农业现代化理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地方特色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具体而言,贵州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了贵州“互联网+农业”具体发展模式的选择不是简单仿效国内的农业大省与农业强省,而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面对乡村农业发展的艰难现状,贵州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其政府主导下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功不可没。形式多样的贵州“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既吻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贴合了贵州省情,从而激发出了贵州社会组织与农民的积极创新精神。当然该模式也面临一系列具体的挑战。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         (一)“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概念
  •         (二)“互联网+农业”模式的一般特征
  • 四 贵州“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务川县多元主体式的“互联网+茶产业”
  •         (二)铜仁万山区“村淘”
  •         (三)毕节市“乌蒙山宝·毕节珍好”
  • 五 贵州“互联网+农业”模式的优势特征分析
  • 六 结论与讨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