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重建——以西部农庄冯村为例
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重建——以西部农庄冯村为例

作者:牛耀红

牛耀红##陶庆

所属图书:政治人类学评论(第12辑)

图书作者:陶庆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报告字数:61289字 报告页数:75页
摘要:本文指出村民在移动互联网实践中逐渐形成媒介自组织,同时借助移动网络使得村庄不同群体构建了“媒介化合作网络”,最终形成了村两委同媒介自组织协同治理的格局,实现了多元主体的“共同在场”。本文认为网络公共空间从“共同在场”“公共精神”“公共交往”三个层面重建了乡土公共性,从关系、意识、交往三个层面强化了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对于乡村社区实现多元主体整合、达成价值共识、促进公共行动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目录
  • 一、社区、公共领域与乡土公共性
  •         (一) 社区及社区传播研究
  •         (二)公共领域及微观公共领域研究
  •         (三)公共性及乡土公共性研究
  •         (四)网络公共空间培育乡村公共精神
  • 二、西部村庄冯村的公共空间转型
  •         (一)冯村的传统公共空间
  •         (二)网络公共空间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在场”
  •         (三)网络公共空间强化村民公共交往
  • 三、流动性背景下乡土公共性重建路径
  •         (一) 移动媒介连接下的乡土公共性再生产
  •         (二)媒介舆论促进乡土公共性复兴
  •         (三) 基于媒介互动生成实践的公共性
  •         (四)媒介关联式公共性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