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大气污染治理与健康权利保障
大气污染治理与健康权利保障

作者:张明涛

张明涛##李君如 常健 中国人权研究会

所属图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5(20...

图书作者:李君如 常健 中国人权研究会

出版时间:2015年09月

报告字数:12899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2014年,我国从修订法律、开展执法检查、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配套文件、加强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区域协作、转变发展方式和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等七方面开展工作,形成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门合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空气质量,多方面促进公众健康权益保障的工作格局。但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与人民群众改善空气质量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从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社会责任,理顺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协作机制和加强大气污染风险管理及损害救济等五方面改进现有治理体系,促进对公众健康权益的保护。
文章目录
  • 一 治理大气污染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新进展
  •         (一)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二)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实施监督
  •         (三)积极制定配套政策性文件,有效落实“大气十条”
  •         (四)转变发展方式,贯彻环境保护优先原则
  •         (五)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推进公众参与
  •         (六)开展区域联动协调,协同防治大气污染
  •         (七)最高人民法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完善环境司法保障制度
  • 二 治理大气污染保障公民健康权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大气污染治理社会责任缺失
  •         (二)环境管理体制不畅,治理责任落实不到位
  •         (三)环境信息公开困难重重,公众参与有待进一步推进
  •         (四)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有待完善
  •         (五)大气污染风险预防及损害救济不足
  • 三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保障公民健康权利的对策建议
  •         (一)完善配套制度,强化大气污染治理社会责任
  •         (二)理顺管理体制,有效落实政府监管责任
  •         (三)加强环境信息公开,推动公众参与
  •         (四)完善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
  •         (五)加强大气污染风险管理,实现大气污染损害救济社会化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