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
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互助合作运动

作者:杨宇斌

杨宇斌##杨宇斌

所属图书:贵贱之间——小农在市场经济中...

图书作者:杨宇斌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报告字数:49972字 报告页数:72页
摘要:虽然在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之前,中国曾存在形形色色的农民合作实践和思想,但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在组织农民方面是最有成效的,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正是靠着建立起的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执政党的地位。靠着合作化运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统购统销政策等的有力支撑,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建立起独立且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为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内战时期(从土地革命开始)和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互助合作运动既是出于军事斗争以及取得政权的实际需要,也有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等经济方面的考虑。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正式建立根据地之前
  •         一 共产党成立初期
  •         二 大革命时期
  •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
  •         一 耕田队和劳动互助社
  •         二 耕牛站和耕牛合作社
  •         三 劳动互助社和耕牛合作社取得的成果
  •         四 流通、加工、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组织
  •         五 中央苏区的互助合作运动结束
  •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         一 社会背景和外部条件发生变化
  •         二 严峻的战争和经济局面
  •         三 陕甘宁边区的互助合作运动
  •         四 晋察冀边区的互助合作运动
  •         五 启示和总结
  •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         一 互助合作的背景和概况
  •         二 土地改革、互助合作中的偏差及纠正
  •         三 “强迫命令”及“放任自流”
  •         四 互助合作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