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6~2018年东北三省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现状分析
2016~2018年东北三省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现状分析
报告字数:13371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近几年,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其中品种结构不平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东北三省正在通过积极推进种植结构调整来改善这一现状。本文通过对东北三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存在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明显、科技创新能力弱、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农民种植偏好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宏观政策对农户种植决策影响分化及生产者补贴促进作用趋弱等现实问题,提出要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引导,延伸种植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东北三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分析
- (一)2016~2018年东北三省积极推进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取得初步进展
- (二)玉米成为种植业调减的重点,黑龙江成调减玉米种植大户
- (三)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黑龙江增长幅度较为突出
- (四)东北三省种植业向绿色发展转变,耕地轮作休耕制度不断推进
- 二 东北三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只有黑龙江第一产业和来自农业的收入呈现增长态势
- (二)科技创新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偏小
- (三)农民收入呈现多元化,种植偏好影响种植业结构调整
- (四)宏观政策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分化,生产者补贴对种植业调整的促进作用趋弱
- (五)种植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而不强
- 三 东北三省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建议
- (一)以政策为基准把握方向与原则,确保东北三省种植业结构优化有序调整
- (二)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引导,科学引领玉米与大豆种植业结构调整
- (三)延伸种植业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四)构建完整的政策保障体系,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
- (五)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种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 (六)加快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种粮农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