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30年后回看教育成效——基于首届学生的访谈
30年后回看教育成效——基于首届学生的访谈
报告字数:16359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内地西藏班政策是我国政府为了扶持西藏教育发展而实施的一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2015年是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30周年。30年来,该项政策的成效是积极的、显著的。从人才培养的数量来看,内地西藏班总共为西藏培养了3万多名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而且绝大多数毕业生回到了西藏最急需人才的县、乡基层工作70395193,用自己所学服务于西藏的发展。内地西藏班在总结30年办学成就时,大家一方面从毕业生数量上进行了列举,如河北师大附属民族学院30年来累计为西藏免费培养各级各类藏族毕业生3560人。70395194截至2015年9月,内地西藏班已累计招生10.77万人。70395195另一方面,除了数量上的成效外,内地西藏班的成效还体现为可以很好地发挥内地办学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办学经验等多个方面的优越性,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70395196,也有利于区内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加强西藏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与交流70395197。但是,这些成效均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评价,其目标指向的是人才的培养和培养后的教育收益。这种收益具体表现为:西藏自治区收获了各种层次的人才,国家也因此获得了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增强甚至是国家稳定等方面的收益。这些收益是外显的,是研究者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得出的,而少有毕业生本人的参与。作为一项培养人的内地西藏班教育政策,其教育成效的核心还应回归到“促进人的发展”这一原点。是否促进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外显的数字和宏观的定性评价,而应深入内地西藏班学生,尤其是30年前的首届学生这一群体的内心,听听这些政策经历者的评价,听听他们在毕业30年以后回看这段经历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教育成效才显得更客观、更真实、更全面。正如学者们指出:宏观层面的教育成效是必须的,还有必要从微观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从政策对内地西藏班学生人生的影响、西藏民众特别是学生父母的认同感等多个方面进行实证调研,更客观、全面地揭示该政策的成效。70395198为了彰显内地西藏班30年来的办学成就,对个别杰出毕业生的采访报道不时见诸报端。这些报道宣传成就的多,对问题和不足等却少有提及。一方面,报道的代表性、典型性不强,也不够深入;另一方面,重成就、轻问题的教育成效并不客观。同时,不同时间入学的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影响他们对自己内地学习经历的看法。因此,为了更全面、客观而真实地揭示该政策的教育成效,还需要对30年前的政策亲历者——首届学生这一群体进行调查,调查他们在离开内地西藏班30年后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经历,如何看待内地西藏班给自己的影响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如何评价这项教育政策,在支持自己的下一代到内地西藏班学习上有何具体体现等。综合亲历者这一群体的微观评价与宏观的教育成效,才能完整、全面、真实地揭示其教育的成效,可为内地西藏班今后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思考,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为此,我们对30年前的首届学生进行了访谈,试图从他们的视角来呈现内地西藏班的教育成效,从而给本研究提供更加宽阔的视野。
文章目录
- 一 教育成效与态度理论
- 二 访谈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三 首届学生眼中的教育成效
- (一)认知:认同仍需完善
- (二)情感:真诚与难忘
- (三)行动:支持下一代到内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