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
北京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
报告字数:16158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北京市民对食品安全的风险危害性和发生可能性的定位均很高,目前公众风险感知最为强烈的是“假冒食品”的风险。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普遍表示关注,对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知晓度较高,对“假冒食品”和“食品变质过期”的风险知识掌握程度好于对“农药残留”和“添加剂”的掌握程度。种种迹象表明,至少在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中,风险的感知和实际分配已经表现出与传统社会分层不尽相同的规律,这可能意味着中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进入一个“风险社会”。
文章目录
- 一 北京公众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及其维度
- (一)风险感知的有关定义及观点
- (二)北京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定位
- (三)北京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总体满意程度
- (四)公众对各类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维度
- 二 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和信息的了解情况
- (一)90%以上的公众对食品安全相关信息表示关注
- (二)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和知识渠道
- (三)公众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知晓程度
- (四)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了解度、知晓度与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
- 三 食品安全风险的实际分配
- (一)北京有20%左右的家庭在过去两年内遇到过因食品导致的健康问题
- (二)食品安全事件的实际发生影响着人们对当前风险管理的满意度,但对风险感知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