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和分析(1978~2006)
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和分析(1978~2006)
报告字数:21587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文根据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从宏观层面选择有代表性的38项重要指标,建立了一套全面反映社会和谐度的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六个子系统。本文运用1978~2006年中国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度,同时也反映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况。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发展总支出在GDP总量中的比例偏低
- 二 居民消费率下降到历史最低点
- 三 社会不公平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各种收入差距仍呈扩大趋势
- (一)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 (二)城乡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 (三)行业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 (四)地区差距扩大
- 四 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为负增长,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 五 环境与资源状况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 (一)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 (二)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较上年有所好转,但部分城市污染仍然严重
- (三)部分水域污染严重,水资源缺乏以及分布不均的局面进一步恶化
- (四)固体废弃物尤其是城市垃圾的处置水平仍然偏低
- 六 对策建议
- (一)提高社会发展总支出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 (二)调整消费与投资的关系,着力提高消费率
- (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
- (四)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 (五)增强各部门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力度
- (六)建议计划统计部门要尽快提出一套切合实际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