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8年青海产业扶贫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2018年青海产业扶贫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报告字数:9372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2018年,青海省紧紧抓住青海藏区纳入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范围的契机,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推动扶贫开发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贫困地区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扶贫助推攻坚脱贫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青海省产业扶贫的做法与特点,提炼、概括了九种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模式,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六条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青海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与特点
- 二 青海产业扶贫的九种模式
- (一)生态畜牧业带动模式
- (二)产业园区带动模式
- (三)集体经济带动模式
- (四)生态产业带动模式
- (五)乡村旅游带动模式
- (六)劳务产业带动模式
- (七)扶贫车间带动模式
- (八)光伏产业带动模式
- (九)电子商务带动模式
- 三 青海产业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一)自然条件严酷,产业结构单一
- (二)基础设施薄弱、装备水平滞后
- (三)龙头企业发展滞后,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
- (四)科技推广能力弱,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 (五)农牧业生产成本高,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 (六)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 四 进一步做好产业扶贫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