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反腐败:中国新世纪初的严峻考验
反腐败:中国新世纪初的严峻考验
报告字数:9615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了2001年的反腐败工作重点,其次预测了腐败现象的新趋势并提出应对方略。
文章目录
- 一、2001年的反腐败工作重点
- 1.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规范党政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 2.继续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分子
- 3.狠抓部门和行业纠风工作,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
- 4.改革行政审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权力
- 5.改革财政制度加强廉政建设,整顿市场秩序强化反对腐败
- 6.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严控用人腐败之风
- 7.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反腐倡廉
- 二、腐败现象的新趋势及应对方略
- 1.大案的新趋向:特大腐败案件从经济管理部门向行政执法机关扩张,直接的权钱交易突出,犯罪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呈现由点到面的辐射状态和网络形式;亟待从体制上解决权力过于集中和监督乏力的问题,增强行政执法权力运行过程的透明度,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 2.要案的新特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要案与大案、窝案、串案交叉,数罪交织,少数官员集党纪、政纪、犯罪案件于一体;亟待标本兼治,从治党、治政、法治、德治等诸方面综合治理
- 3.买官的新门路:从“跑领导”发展为“跑代表”,“贿选”案件凸现,破坏选举、强奸民意的情况屡有发生;亟待规范选举程序,强化法律监督,确保《选举法》的统一正确实施,清除基层民主进程中的腐败毒瘤
- 4.腐败的新外表:“光环下的腐败”趋升,“一俊遮百丑”的理念形成一定程度的“精英特权”机制,放任一些“精英”滑向腐败深渊;亟待在加强对各类“名人”、“能人”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的同时,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
- 5.权力的新交易:权色交易、权欲交易突出;亟待规范官员“八小时以外”的活动
- 6.规避的新动向:腐败分子为了规避司法机关的追究,越来越多的人作案后携款潜逃;亟待强化防范措施,健全追逃机制,加强国际司法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