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调整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调整
报告字数:25758字
报告页数:35页
摘要: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不仅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结束了“文革”十年动乱,将中国带入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在这一时期,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的国策,经济建设则成为工作重心。为适应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总任务,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也提出了新的相应措施,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开始步入正轨,我国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由之进入了恢复和调整时期。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
- 一 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 二 必须用最大的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三 大力培养年轻科技干部
- 四 办好教育,培养干部
- 五 少数民族干部要热爱祖国、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
- 第二节 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 一 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恢复和调整
-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与少数民族干部政策
- 三 与少数民族干部政策有关的其他政策法规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的实施及特点
- 一 恢复和发展第一代领导集体初期关于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重要思想和原则
- 二 少数民族干部政策逐步走向规范化
- 三 少数民族队伍建设由政工型干部为主向大力培养管理型干部转化
- 四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