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
汉晋人对《史记》的传播
报告字数:4915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史记》传播可分为三个阶段,自西汉昭、宣时起至哀、平时止,为秘藏时期,仅有少数人读到,是为第一阶段。东汉初期至中期,为半公开式,是为第二阶段。东汉末期改称《史记》,其书大行,是为第三阶段。每一个时期的传播都有一定的背景。原书既有正、副二本,杨恽已宣布正本,汉廷对副本是不能永久保密的。至《盐铁论》引用在先,刘向、扬雄校雠于后,虽皆认为是有价值之书,还是只有少数人阅读。光武帝欲收降窦融,加以利用,不得不赐以窦婴等传写本,无形中推广了其传播范围。到了东汉末期,去西汉已远,有些地方无须隐饰,但王充尚称为谤书;荀悦著《汉纪》,仍以《汉书》为底本;注家如服虔、应劭等人,仍是注《汉书》而不注《史记》;研究史学的如武荣、司马防等人,皆研究《汉书》,而以《史记》为次要。《史记》在东汉的地位,始终不能与《汉书》等价齐观。太史公站在人民的立场写作,班固则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写作。东汉士大夫皆属于统治阶级,声气相求,所以尊重《汉书》,这是学术上很自然的形态。
文章目录
- 一 杨恽为传播《太史公书》之始
- 二 褚少孙、冯商为续补《太史公书》之始,《史通》称补《史记》者共有十五家
- 三 桓宽《盐铁论》为引用《史记》节括原文之始
- 四 刘向《书录》为引用《史记》原文之始
- 五 东平思王刘宇为求读《太史公书》之始
- 六 西汉末年为《史记》的零章断句传播于边郡之始
- 七 汉光武帝赐窦融摘抄《史记》,则为单卷别引之始
- 八 东汉初年,洛阳书店可能有《史记》出售,为民间流通《史记》之始
- 九 杨终删定《史记》,则为削繁之始
- 十 延笃为注解《史记》之始
- 十一 东汉桓帝时为《太史公书》转变为《史记》名称之始
- 十二 汉张迁碑文叙张释之事,为碑刻引用《史记》节括原文之始
- 十三 高诱注《吕氏春秋》及《战国策》,为引用《史记》注释古籍之始
- 十四 《汉旧仪》叙太史公求古诸侯史记,《博物志》有太史公的官籍,为记载太史公杂事之始
- 十五 王莽对《史记》的利用
- 十六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