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06~201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2006~2016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龚翔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

图书作者:柴立(满) 王伟杰

出版时间:2017年10月

报告字数:12100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聚宝盆”,更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黔东南州共53项72处非遗入选国务院颁布的四批(含扩展名录)代表性名录,在全国同级别行政单位中名列前茅。随着我国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建立以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成立,当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文章目录
  • 一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资源禀赋及传承人谱系梳理
  •         (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其他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
  • 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         (一)艺术审美价值的表现
  •         (二)社区族群认同的传播
  •         (三)历史文化延续的传承
  • 三 黔东南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黔东南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现状
  •         (二)黔东南州非遗保护与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 四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科学路径探索
  •         (一)加强非遗项目的申报与管理工作
  •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杜绝非遗资源利用中的变异
  •         (三)充分借助各地教育资源优势,大力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
  •         (四)积极融入新媒体传播战略,拓宽非遗文化传播维度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