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传统农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与空间结构演变
传统农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与空间结构演变

作者:张建秋

所属图书:传统农区工业化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图书作者:张建秋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报告字数:39259字 报告页数:73页
摘要:本章尝试找到城镇化的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该特征与工业化空间分异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务工地点和村庄两个维度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未来人口流动与城镇体系的政策性构建提供依据。
文章目录
  • 一 传统农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一)缓慢起步阶段(1978~1987年)
  •         (二)快速推进阶段(1988~2002年)
  •         (三)加速推进阶段(2003~2009年)
  •         (四)协调推进阶段(2010年至今)
  • 二 传统农区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及特点
  •         (一)城镇化的空间结构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和层次性
  •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与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基础有密切关系
  •         (三)城镇常住人口并未呈现向中心城区聚集的明显趋势
  •         (四)常住人口向以郑州为中心的郑州大都市区集中,郑州大都市区向郑州集中
  • 三 传统农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与居住的空间特征及启示
  •         (一)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当前就业地点分布
  •         (二)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特征
  •         (三)分就业地点的河南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特征
  •         (四)启示
  • 四 村庄性质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特征及其空间选择的影响
  •         (一)村庄性质的判断依据及调研村庄性质归类
  •         (二)村庄性质与外出务工人员的差异化特征
  •         (三)村庄性质与外出务工人员空间选择的差异
  •         (四)村庄性质与人口流动潜力的差异
  •         (五)启示
  • 五 本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