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工艺美术的专利法保护刍议——以邹英姿“滴滴针法”为个案
工艺美术的专利法保护刍议——以邹英姿“滴滴针法”为个案
报告字数:10391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本文通过曾在苏绣界引起讨论的“滴滴针法”个案对工艺美术与专利法之间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滴滴针法与传统的短针法同质近形,并非业界所传的“打籽绣”。滴滴针法因与传统知识资源重叠,故不可认定为个人专利。滴滴针法有效解决了苏绣丝线的折光性,同时也探索出了“滴滴绣”独特的绣面肌理和视觉特征。滴滴针法专利的获批,反映出我国工艺美术知识产权认定系统存在的某些认识局限或机制缺陷。该专利的认定,在未取得实质性保护的同时,手工艺专利认知及传播语境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
文章目录
- 一 “滴滴针法”:一种技术创新的质疑
- 二 技术专利与传统手工艺资源
- 三 技术专利与外观专利
- 四 工艺美术专利“保护”的反思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