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报告字数:25121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本文运用非线性MS(M)-AR(p)模型,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拉动率及城镇化速度进行结构演进状态划分及转移概率分析,以探索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化与升级及其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78~2017年,第一产业拉动率在三次产业中最小,在较长时期处于“低拉动区制”和“中拉动区制”。1978~2013年,第二产业拉动率在三次产业中最大,并于样本区间初期不断在“低拉动区制”与“高拉动区制”之间频繁变迁。第三产业拉动率于2014~2017年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拉动率在三种区制状态之间的变迁比第一、第二产业拉动率更为频繁,并倾向于保持对GDP的中高拉动作用。中国城镇化整体上表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未发生陡升陡降的频繁变迁,虽然中国城镇化水平较难维持高速增长,但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在许多时域内出现区制维持的一致性和区制变迁的同步性,揭示出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
文章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2 非线性MS(M)-AR(p)模型的构建
- 3 三次产业拉动率与城镇化速度的结构演进比较
- 3.1 三次产业拉动率与城镇化速度结构变迁的具体形态
- 3.2 三次产业拉动率与城镇化速度结构演进状态划分及转移概率估计
- 3.3 三次产业拉动率与城镇化速度结构演进的比较分析
- 4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