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路径研究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王倩茜

王倩茜##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

所属图书:东莞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

图书作者:东莞市电子计算中心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报告字数:7824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松山湖科学城已被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是新时期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东莞提出要举全市之力、聚八方之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但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仍存在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协同能力弱,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产业集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建议围绕“建平台、优环境、聚人才”三个方面,将松山湖科学城打造成为科技人才向往的创新之城。
文章目录
  • 一 基本情况
  •         (一)高位统筹,举全市之力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
  •         (二)高点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集中度显示度已初步形成
  •         (三)高效运营,在信息、生命、新材料等领域的战略必争方向初步形成独特优势
  •         (四)高颜值规划,未来范式的科学家园已具雏形
  • 二 存在问题
  •         (一)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协同联动不够,缺乏高层级的议事协调机构
  •         (二)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仍比较缺乏
  •         (三)原始创新能力不足
  •         (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强
  •         (五)产业集聚特色不明显
  • 三 路径探讨
  •         (一)牢牢抓住“双区驱动效应”不断增强的机遇,推动与广深港澳的协同联动
  •         (二)充分用好国家级战略伙伴的科技力量提升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
  •         (三)以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化关键环节的攻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         (五)打造与世界级称谓相匹配的科学人文宜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