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06~2019年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2006~2019年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

作者:杨淇

杨淇##王伟杰 王月月 李霞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

图书作者:王伟杰 王月月 李霞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报告字数:12264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普米族是云南省26个民族中重要的一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异彩纷呈。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普米族与外界的联系增多,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由村落走出国门。在文化变迁浪潮中,基于民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普米族文化依然保持着差异性特征。但受人口流动、散居杂处、传承人老龄化等因素影响,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诸多新问题,仍需要发挥政府、传承主体、民间组织、大众等多方联动功能,以人为主体提升普米族非遗的内生动力。
文章目录
  • 一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         (一)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省省级非遗中的分布状况
  •         (二)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省省级非遗中的分布特征
  • 二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情况及特点
  • 三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健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条例
  •         (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主体传习”的保护传承模式
  • 四 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         (一)普米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         (二)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数量较少、传承断层,尚未形成传承群体
  •         (三)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参与度有限
  • 五 促进普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路径和对策
  • 六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