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1年农民发展报告
2011年农民发展报告
报告字数:12883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2011年,中国农民阶层变化有两个基本特点:在数量规模上持续缩小,在就业类型上从传统小农经营者向职业农民转变的趋势加快。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政府财政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土地权益问题继续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核心问题,由此引起的乡村社会矛盾有所增加,协调和解决难度也有所加大。未来新农村建设要与农民共同体建设结合起来,注意处理好公共服务进入乡村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农民阶层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
- 1.农民阶层的规模进一步缩小,农民务农劳动时间明显减少
- 2.国家农业政策继续完善,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
- 3.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内部差距有所缩小
- 4.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有所调整
- 二 农业生产正在形成四种基本经营模式
- 1.农户经营、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仍是主体,但面临巨大风险
- 2.农业公司的规模化经营继续发展
- 3.老人农业呈现一定的优势
- 4.间歇性休耕模式开始出现和发展
- 三 统筹城乡发展进展明显
- 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
- 2.开展新农村建设体制创新试验,农村社区建设与农业发展有机结合
- 3.推进户口改革试点,努力消除户籍制度城乡差距
- 四 农地流转形成规模,地权关系成矛盾焦点
- 1.农地流转规模继续扩大,搞好土地流转要做到“四个坚持”
- 2.农村征地引起的社会矛盾突出
- 3.国家加强对农村土地用途的管理
- 五 结论和建议
- 1.在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化
- 2.保障民权、增进民利是衡量现阶段农村改革试验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 3.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共同体建设相结合,注意解决公共服务进入乡村后引出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