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人权事业“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与“十二五”时期的展望
中国人权事业“十一五”时期的发展与“十二五”时期的展望
报告字数:34152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十一五”时期,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还制定了首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评估,各项人权的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十二五”时期,中国人权事业将与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人权的保障水平将会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文章目录
- 一 “十一五”时期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
- (一)治国理政的理念、原则和制度建设突出强调人权保障
- (二)抗震救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举措促进人权理念广泛普及
- (三)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保障
- (四)在民主和法治建设中促进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
- (五)对特殊群体成员权利的保障
- (六)人权教育、研究和国际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提出和建设阶段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
- (三)法律体系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保障
- (四)法律体系对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保障
- (五)法律体系对特殊群体成员人权的保障
- (六)法律体系对公民获得及时和公正的司法救济权利的保障
-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 三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制定和落实
- (一)《行动计划》的制定及其机制
- (二)《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评估
- (三)实际落实情况
- 四 “十二五”时期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展望
- (一)“十二五”时期人权事业发展的背景和总体趋势
- (二)“十二五”规划对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
- (三)新一期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