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挂职锻炼”制度的创新
中国“挂职锻炼”制度的创新
报告字数:28442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挂职锻炼”作为我国的一种特有政治生态,已发展成多种运用形式。文章在梳理挂职锻炼类型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挂职锻炼的演进历程及实践经验,并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当前挂职锻炼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改进和完善挂职工作方法的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挂职锻炼”的界定和类型
- (一)干部“挂职”的内涵与界定
- (二)中国挂职锻炼的类型
- 二 中国挂职锻炼的演进与发展历程
- (一)第一阶段:中国挂职锻炼的萌芽
- (二)第二阶段:探索阶段
- (三)第三阶段:加快实施和规范管理阶段
- (四)第四阶段:全面规划和整体推进阶段
- 三 中国挂职锻炼制度的实践与经验
- (一)中国挂职锻炼的实践
- (二)中国挂职锻炼取得的成就与经验
- 四 中国挂职锻炼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挂职选派与人才配置中的供求失衡
- (二)挂职干部的“特别任务”与挂职使用的走形
- (三)挂职干部的身份尴尬与挂职干部管理的真空
- (四)挂职锻炼激励约束的不足与挂职工作中的守旧趋同
- (五)挂职干部去留匆匆与挂职绩效的“昙花一现”
- 五 中国挂职锻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 (二)选拔使用不到位
- (三)管理体制不到位
- (四)相关保障不到位
- 六 创新挂职锻炼制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政策建议
- (一)重新制定规范的选派标准,加大标准的执行力度
- (二)进行挂职锻炼的制度创新,转变两级政府的职能
- (三)改进和完善挂职工作方法,在创新中谋求不断发展
- (四)加强对挂职人员的管理与考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 (五)优化挂职锻炼环境,为挂职锻炼发展构筑一个好平台
- (六)加快挂职锻炼工作法规建设,严厉打击工作中出现的不正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