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城市慈善事业发展状况及完善途径
城市慈善事业发展状况及完善途径
报告字数:11771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慈善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是经济社会活动和财富聚集的主要载体,因此,城市在慈善事业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城市的慈善事业自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慈善捐款、捐物和慈善机构的数量都呈高速增长态势,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慈善事业的政府主导特征鲜明,公众缺位现象较突出,也缺乏规范化运作机制,公信力相对不足,今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模式。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 (一)中国现代城市慈善事业发展历程
- (二)全国慈善事业发展规模与水平
- 二 城市慈善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 (一)中国城市慈善事业发展的进展
- (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体制、制度特征述评
- (三)中国城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模式与特色
- 三 城市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慈善事业的高成本与低公信力并存
- (二)慈善机构力量不足
- (三)慈善事业的公众缺位现象突出
- (四)慈善事业法制化建设滞后
- (五)城市慈善事业信息建设亟待加强
- 四 发展城市慈善事业的主要思路
- (一)由政府财政援助及管理向社会捐献、民营机构自组织转型
- (二)由基本救助向社会服务升级
- (三)改革慈善事业的双重管理体制
- 五 发展城市慈善事业的对策措施
- (一)弘扬慈善理念,培育慈善资源
- (二)完善慈善事业的法制和道德环境,提高公信度
- (三)加快设立遗产税和资产捐赠激励政策
- (四)发展壮大非公募基金会,创新基金会管理制度
- (五)创新公募基金和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模式
- (六)构建慈善信息统计、披露和慈善问责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