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财政责任划分研究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财政责任划分研究

作者:吕旺实

所属图书: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

图书作者:程志强 蒋承 潘晨光

出版时间:2011年03月

报告字数:20020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从小农经济模式走向城市化,中国受到人口过剩和农村贫困问题的冲击。我国农民土地承包和住宅制度,保证了这个特殊转换时期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减少了转换中的痛苦,这是经济转轨时期的一项创举。我们已经在农村建立了灾害救济、贫困救济(农村低保和救助等)、疾病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正在试点)制度,这个体系的主体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必须认识到,土地和住宅仍然长期发挥着社会保护的功能,要认识到农户的土地和宅院是农民的“自然隐性收入”,一旦取代它,需要相应的财政支出,因此,目前的政策要更明确地强调保护农民的产权。另外,农民工加入城镇职工社会基本保险,这是城乡两个保障体系互通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制度进步。但是,真正落实新《社会保险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本文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保障制度,应当由国家统一立法,确定最低支付标准,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实现全国统筹。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的流动及市场配置要求农民有现代社会保障
  •         (一)中国小农模式迈向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困难
  •         (二)在保护农民土地耕种权和住宅权的基础上,逐渐地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小农经济模式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最有特色的政策
  • 三 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一)“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是我国城市和农村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总准则
  •         (二)农民社会保障顺序安排
  •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四 农民工社会保障
  •         (一)2009年以前农民工没有充分的权力参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要求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合并在一起,这是一个关键的制度进步
  • 五 落实和改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建议
  •         (一)落实农民工社会保险权利的重要性
  •         (二)通过部门间的协调和技术安排,实现各地政策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统一
  •         (三)统一执法,消除不缴纳的现象,保护最低工资者
  •         (四)宣传、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 六 相关制度改革
  •         (一)不同群体社会保障与福利制度的差别
  •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与福利现状
  •         (三)不同社会保障体系的融合
  •         (四)继续改革,待时机成熟时取消户籍
  • 七 “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
  •         (一)“基数法”转移制度与专项转移支付
  •         (二)建立规范的“因素法”转移支付制度
  •         (三)“保基本、因素法”的转移支付制度实施步骤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