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成长阶段的中国社会建设——2010~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新成长阶段的中国社会建设——2010~2011年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报告字数:14525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运行经历了诸多严峻挑战,保持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入了新成长阶段。2010年,中国经济开始回暖,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内消费增长加快了步伐。世博会、亚运会在中国成功举办。到2010年底,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国民收入仍处于世界低位,改善民生的任务任重道远。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物价呈现上涨趋势,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在新成长阶段,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成为中国的发展主题。
文章目录
- 一 “十一五”时期社会建设总结与“十二五”时期展望
- 1.“十一五”时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 2.“十一五”时期的社会法制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 3.“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 4.“十一五”时期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快速推进
- 5.“十一五”时期社会组织和公民意识加快发育成长
- 二 2010年社会建设总体形势
- 1.经济增长稳步回升,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
- 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升,物价上涨趋势需要警惕
- 3.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快速推进
- 4.就业形势有所好转,劳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
- 5.民生保障力度加大,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 6.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颁布,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
- 7.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住房价格有望企稳
- 三 2010年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
- 1.经济运行进入新成长阶段,发展模式亟待转变
- 2.部分地区劳动关系冲突显化,新生代农民工备受关注
- 3.收入分配改革举步维艰,警惕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陷阱”
- 4.“土地城市化”再现热潮,警惕严重损害农民利益
- 5.半城市化问题突出,部分地区乡村凋敝
- 四 2011年社会发展的展望与对策建议
-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全社会节能减排
- 2.加快收入分配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公平
- 3.加强控制物价上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
- 4.继续调控住房市场,加大保障住房建设力度
- 5.持续关注改善民生,健全普惠型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