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辽宁粮食生产的历史经验及发展道路的选择
辽宁粮食生产的历史经验及发展道路的选择
报告字数:12911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新中国成立40年,辽宁省粮食生产发展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尽管如此,辽宁省粮食生产发展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农村改革以来,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掀开了农村经济崭新的历史一页,进而推动了辽宁省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然而,辽宁省粮食要继续发展,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短期难以化解的客观制约因素。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从已经取得的成就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切实的措施,打破制约粮食发展的“瓶颈”,开创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局面。
文章目录
- 一 四十年,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
- 1.1949~1956年“一五”时期,是迅速恢复发展阶段
- 2.1957~1962年“二五”时期,粮食生产下降阶段
- 3.1963~1965年经济调整恢复阶段
- 4.1966~1978年“三五”“四五”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粮食生产发展比较缓慢阶段
- 5.1979~1990年三中全会以后,“六五”和“七五”时期是粮食生产大波动的曲折发展阶段
- 二 找差距,获得持续发展的启示
- 1.必须控制人口增长,解决自然资源不断减少的严峻问题
- 2.必须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要不断地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增强粮食长期增产的后劲
-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逐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 4.要重视智力投资,提高粮食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
- 5.必须按经济规律指导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生产政策,时刻牢记鼓励和保护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 三 靠科技,开拓增产丰收的新路
- 1.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实现作物品种优良化
-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用灌溉、防洪排水技术
- 3.增施肥料,广辟肥源,建立化肥和有机肥结合施用制度,实行科学施肥,提高地力
- 4.广泛开发利用农业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体系
- 5.充分发挥辽宁重工业基地作用,带动农业机械化迅速发展
- 6.建立农业病、虫、杂草等防治和测报体系,加强植保工作
- 7.继续改革农业教育,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