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综合效益研究分析报告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综合效益研究分析报告
报告字数:13165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办节理念、办节模式、办节思路、办节机制等方面颇有创新,不仅呈现出极为鲜明的特色,为今后艺术节的举办积累了创新性的宝贵经验,也有力地推动了举办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综合效益十分显著,为山东的后续发展积累起雄厚优势。后“十艺节”时期,山东省应进一步放大“十艺节”的品牌效应、积聚效应、涟漪效应、海绵效应,避免虹吸效应、低谷效应,顺势而为,借力发展,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更上一层楼。
文章目录
- 一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主要特点
- (一)实现了促进文化艺术创作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
- (二)体现了应民、为民、惠民的文化发展根本宗旨
- (三)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助力、社会参与”的运作思路
- (四)展现了节俭务实回归艺术本体的举办理念
- (五)开创了高效、灵活、创新的办节机制
- 二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综合效益分析
- (一)“十艺节”对山东经济发展形成有力拉动
- (二)“十艺节”为山东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 (三)“十艺节”为山东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三 发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后续效应的思路
- (一)借助“十艺节”开拓的渠道,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 (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山东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 (三)吸取“十艺节”的宝贵筹办经验,培育壮大山东节庆会展业
- (四)利用“十艺节”积聚的资源优势,快速做强山东演艺产业
- (五)推广“十艺节”成功做法,创新山东剧院运营管理模式
- (六)发挥“后十艺节效应”,完善文化建设政策保障
- (七)扩大“十艺节”美术展览影响,推动形成“齐鲁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