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妇女/社会性别法学
妇女/社会性别法学
报告字数:14211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通过对1995年以来中国妇女/社会性别法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回顾和梳理,作者认为妇女/社会性别法学是中国女性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也正在成为中国法学界一种新的法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尽管目前中国的妇女/社会性别法学仍处在学科化的进程中,妇女/社会性别法学尚未成为一门完全独立的学科,但自1995年以来,妇女/社会性别法学有诸多研究成果问世,相关内容进入了高校课堂,相关的社会行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在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批评和矫正、促进法治建设的性别平等、建立性别平等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文章目录
- 一 概述
- (一)概况
- (二)妇女/社会性别法学的发展阶段与特征
- (三)妇女/社会性别法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 (四)1995年以来的特征
- 二 课程建设与发展
- (一)总特征
- (二)发展阶段与阶段性特征
- (三)代表性课程
- 三 学术研究的进展
- (一)发展阶段与阶段性特征
- (二)重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