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家庭背景、教育差异与社会经济地位获得
家庭背景、教育差异与社会经济地位获得

作者:张翼

所属图书:当代中国民生

图书作者: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报告字数:19339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已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伴随这一转变的发生与继续深化,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也得以重新形塑。在市场机制日益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某些新产生的阶层,不仅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了其应有的经济地位,而且也日渐固化了其在社会等级中的序列。虽然市场化、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过程,曾经一度为全社会,亦即为各个社会阶层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机遇,但中国社会的阶层再生产模式,却通过人力资本或教育资本的传承竞争,增加了阶级封闭性特征,并在“初职”就业地位获得和“现职”地位获得中强化了家庭背景的影响。这既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以“后致性因素”为主获得职业地位的要求相背离,而且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平等,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本文拟通过阶层出身,以及这种出身对教育资本的影响,进而分析人们的职业阶层地位获得,即从“初职”社会地位到“现职”(终职)职业阶层地位的获得上,揭示阶层继承的连带影响,并针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能的政策性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假设、变量与数据介绍
  •         1.研究假设
  •         2.变量介绍
  •         3.数据介绍
  • 二 家庭阶层背景对教育获得的影响
  • 三 家庭阶层所属、教育获得对子女职业地位的影响
  • 四 小结及进一步讨论
  •         1.家庭背景影响了子女接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         2.家庭背景对子女“初职”和“现职”社会经济地位获得的影响显化
  •         3.以户籍制度配置社会资源的政策必须改变
  •         4.要继续消除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