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基金会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现状、挑战与政策应对
基金会在中国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现状、挑战与政策应对
报告字数:8247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作为社会组织的核心组分之一,基金会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近年来,基金会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且从基础慈善向更多领域扩展,项目化成为基金会参与社会治理的主流形式。借助于具体的公益项目,基金会在提供社会服务的同时,在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建构横向纽带、培育公民参与能力、促进社会体制变革、形成“智库”影响力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基金会参与社会治理也面临频繁出现的公信力危机、以专业性为基础项目层次有待提升、公益生态中的分工有待深化、相关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与挑战。需要从构建政府和社会两套监督评估体系、着眼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议题、形成完整的公益生态链、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予以应对。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基金会参与我国社会治理的现状
- (一)参与社会治理的形式:项目化逐渐成为主流
- (二)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 三 基金会参与我国社会治理所面临的挑战
- (一)频繁出现的公信力危机
- (二)以专业性为基础,项目层次有待提升
- (三)公益生态中的分工有待深化
- (四)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 四 政策建议
- (一)构建政府和社会两套监督评估体系,提升基金会公信力
- (二)着眼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议题,提升基金会的项目层次
- (三)促进基金会的功能转型,形成完整的公益生态链
- (四)进一步完善与基金会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