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京津冀文学遗迹保护与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综述
京津冀文学遗迹保护与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综述
报告字数:21934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调研组成员最后递交的调研报告具体情况如下。关于古代文学遗迹、文化遗迹的报告有11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以河间、定州、邺城及其他地区的文学遗迹保护和使用情况为中心。河间部分,马银琴对毛苌墓和诗经村、李玫对安国寺五仁村的关汉卿墓、杨子彦对沧县纪昀墓、高晓成对献县汉墓等进行考察,着重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代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角度展开调研。定州部分,许继起、陈才智、刘京臣分别以满城汉墓与定州北庄子汉墓石刻馆、苏轼定州踪迹、定州贡院为考察对象,结合史实和现状,对定州文学遗迹的现状和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邺城部分,陈君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铜雀台等邺城三台以及三台所在的西园的今昔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朱迪则对考古所朱岩石研究员在北朝佛寺遗址考古现场对古代组成员进行的讲解进行了记录和整理。其他部分,包括两篇文章,范子烨梳理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喜峰口”到抗日战争中的“喜峰口”的演变,李超则对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李贽墓地的保护和利用情况,结合学术研究进行了分析。<
文章目录
- 一 古代组
- 1.河间毛公书院与毛苌墓
- 2.河北祁州五仁村与关汉卿
- 3.文化建设中的真实与虚构:以纪昀墓和文化园为例
- 4.河间献王陵调研纪实
- 5.关于满城汉墓与定州北庄子汉墓石刻馆的调查报告
- 6.山川良是昔人非:定州东坡遗踪
- 7.定州贡院寻古
- 8.邺城访古
- 9.北京通州西海子公园内李贽墓调查
- 二 近现当代组
- (一)天津近现当代文化名人遗迹
- (二)保定文化遗迹、历史遗迹调研报告
- (三)北京地区现当代文学、文化遗址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