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08年中国农民组织发展情况报告
2008年中国农民组织发展情况报告

作者:齐顾波 徐秀丽 左停 李婵娟

齐顾波 徐秀丽 左停 李婵娟##李小云 左停 叶敬忠

所属图书:2008中国农村情况报告

图书作者:李小云 左停 叶敬忠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报告字数:30080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合作化正在经历一个新的时期,农民组织的数量增加幅度越来越大,同时也展现出更加多样化的发起组建方式、多重组织功能等。该情况报告将首先回顾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的农民组织发展历史,厘清其发展阶段及趋势,并在宏观层面上着重介绍近几年农民组织的发展状况。其次,以遍及全国各个区域的8个农民组织的案例分析为主体,展示我国不同类型的农民组织在微观层次上的发展现状,主要侧重于其发起动机和缘由、组织的作用和功能、组织制度、组织的外部环境以及农民的资源获取和受益等方面的情况。最后对农民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组织发展历程回顾
  •         1.人民公社时期
  •         2.改革开放初期
  •         3.市场机制建立初期
  •         4.市场一体化特征凸显时期
  •         5.合作社法律地位确立时期
  • 二 2007~2008年农民视角的中国农民组织案例分析
  •         1.组织的缘起与动机
  •         2.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         3.组织制度
  •         4.组织的外部环境
  •         5.农民的资源获取与受益
  • 三 农民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         1.从组织的缘起来看,外部组织对农民组织的干预力度和干预方式有待改进
  •         2.从合作社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来看,合作社作用有限、实力较弱,不能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         3.从制度角度来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出台之后,出现了套取政策优惠的“假合作社”和登记手续复杂的问题;二是合作社本身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营体制不完善
  •         4.从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首先是农民集体行动所需的外部条件缺乏,导致集体行动存在障碍;其次是农民组织与政府、村委会、NGO、发展研究机构、公司之间的合作导致的冲突问题
  •         5.从农户受益的角度来看,农民组织的供给与农户对其的预期还存在差距,导致农民对农民组织的归属感不强
  • 四 农民组织发展的相关建议
  •         1.创造为合作社服务的政策环境
  •         2.促进合作社自身的发展,以解除农户的顾虑并更好地满足农户的需求
  •         3.建立合作社与其他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以规避市场风险
  •         4.从其他外部干预主体出发,重视农民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         5.从农民角度出发,重视农民合作意识培养和合作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