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自虐式发展:全球化与中国的环境
自虐式发展:全球化与中国的环境

作者:张玉林

张玉林##王明美

所属图书:新发展阶段: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

图书作者:王明美

出版时间:2012年07月

报告字数:20051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中国环境的恶化既源自其制度缺陷,也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有关。出口导向的经济战略在促进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出口隐含的能源消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年来都占到中国总消费量和排放量的30%左右。同时,三个象征性产业(稀土产业、太阳能产业,以及废弃物进口)也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健康损害。就此看来,“中国模式”整体上具有“自虐式发展”的特征。这一结论并未忽视国内的加害—受害关系:企业家通过无视环境获得了超额利润,地方官依靠污染产业的扩张获得了政绩,而相关地区的农民则受困于污染了的空气、河流和土地。
文章目录
  • 一 世界工厂的贸易顺差与环境逆差
  • 二 稀土问题:“资源诅咒”
  • 三 太阳能产业:由绿变黑
  • 四 “可再生资源”:垃圾进口的环境代价
  • 五 讨论:“自虐式发展”的历史意蕴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