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起点和必由之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新起点和必由之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作者:陆世宏

所属图书: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图书作者:陆世宏

出版时间:2006年10月

报告字数:48713字 报告页数:68页
摘要:首先,本文论述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指出其是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的历史回应。其次,本文分析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马克思合作制理论的关联。最后,本文论述了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其未来的发展完善方向,包括长期保持稳定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适度规模经营、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加大农业投入等。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改革从农村突破的再思考
  •         一 政治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二 经济政策大调整
  •         三 僵化体制导致农村贫困,农民要求改革的愿望最为迫切
  •         四 现实可能
  • 第二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
  •         一 计划体制时期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历程
  •         二 包产到户难以推广的症结
  •         三 改革开放时期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
  •         四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成功地解决了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民个人和集体之间的责、权、利的矛盾
  • 第三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马克思合作制理论的新发展
  •         一 马克思合作制理论
  •         二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经营机制
  •         三 家庭经营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规律
  •         四 家庭经营承包责任制不是个体农民经济
  • 第四节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与农业现代化道路
  •         一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农业更好地摆脱传统型而向现代型农业的发展
  •         二 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         三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释放并为其转移提供了现实可能
  •         四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 第五节 实践的偏差
  •         一 土地制度的安排存在明显的缺陷
  •         二 集体积累的财产大量流失,导致双层经营不协调
  •         三 合同率及兑现率低
  •         四 投入机制不健全,农业投入下降,科研推广困难
  •         五 偏差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六节 发展完善方向
  •         一 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         二 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
  •         三 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
  •         四 加大农业现代化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