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六十年户籍管理制度演变
北京六十年户籍管理制度演变
报告字数:16622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户籍管理制度是重大的人口管理制度,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户籍管理制度,北京市也积极探索并形成了适合首都和特大城市特点的户籍管理制度,在首都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户籍管理制度先从城市开始建立,农村处于试建阶段。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户口登记和人口统计工作得到发展,全国城乡户籍管理机构得到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发展总体趋势和特点是逐步形成以控制市镇人口增长为基本内容的户口迁移制度。1985年,居民身份证制度正式形成。至此,我国基本建立健全户籍管理制度,形成一套以户为单位,以人为对象,包括户口登记制度、居民身份证制度、户口迁移制度、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管理制度等内容的日益完善的制度体系。北京率先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较早建立了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制度。但在建立健全人口管理制度方面也同样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北京作为特大城市,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目的地,不断增加的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和完善人口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速度,仍然是北京市面临的首要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户籍主管部门的历史变革
- 二 户籍的分类
- 三 北京市常住人口户籍管理制度沿革
- (1)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初步形成(1949~1965年)
- (2)户籍制度的曲折发展阶段(1966~1976年)
- (3)户籍制度改革破冰(1978~1984年)
- (4)试点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1985~1992年)
- (5)深化户籍制度改革(1993~2005年)
- 四 北京市暂住人口登记管理制度沿革
- (1)暂住申报制度的形成(1949~1958年)
- (2)暂住证制度的逐步形成(1958~1986年)
- (3)暂住证制度的存废之争(1987~2005年)
- 五 户口迁移管理
- (1)外地迁入本市的户口管理:以控制城镇人口增长为特征
- (2)本市外迁户口的管理:政治动员为主要驱动力
- 六 居民身份证制度
- 1.北京率先全国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试点
- 2.北京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