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唾骂声中的改革
唾骂声中的改革
报告字数:55756字
报告页数:39页
摘要:麦当奴出任香港总督期间(1866~1872),为了应对由贸易萧条引发的复杂局面,推出了赌博庄制度,以图达到“一石击四鸟”的目的:首先要解决地下赌场的危害,其次要扭转警察队伍的腐败趋势,再次要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应对财政匮乏局面,最后还要满足底层华人借(小额)赌博娱乐的需求。赌博庄制度实施后基本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同时也遭到社会各界的非议。尽管港府对各类反对意见逐一进行了驳斥,但赌博庄制度最终仍在宗主国大臣的掣肘下以“失败”收场。赌博庄制度只运行了短短四年时间,但其间充满波折,也留给后人诸多启迪。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麦当奴主政初期香港的社会现实与赌博庄制度的酝酿
- 1.财政窘境
- 2.治安混乱
- 3.警务工作弊窦丛生
- 4.赌博活动猖獗
- 5.赌博庄制度的酝酿
- 三 赌博庄制度的设计与运作
- 1.赌博庄制度的设计初衷
- 2.港府对持照赌场日常经营情况的监控和赌照招标方式的调整
- 3.赌博庄制度的成效
- 4.赌照税的主要用途
11048599 - 四 社会各界对赌博庄制度的非议与港府的回应
- 1.弘扬道义至上与治赌实效至上之争
- 2.围绕赌博庄制度广义社会治理成效的争议
- 3.赌博庄制度与其他治赌方式孰优孰劣之争
- 五 来自宗主国大臣的掣肘与赌博庄制度的终结
- 1.宗主国大臣格兰维尔和港督麦当奴在施政理念层面的分歧
- 2.赌博庄制度的终结
- 六 余论
- 1.鸦片庄制度与赌博庄制度为何同途而殊归
- 2.对麦当奴治赌实践的历史评价
- 3.赌博庄制度留给后人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