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1920年代后半期至1940年代天津义务教育的进展及其背景
1920年代后半期至1940年代天津义务教育的进展及其背景

作者:〔日〕户部健 刘凤华 户部健

〔日〕户部健 刘凤华 户部健##张利民

所属图书:城市史研究(第31辑)

图书作者:张利民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报告字数:27321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本文探讨的是1920年代后半期至1940年代中国义务教育的推进及其背景。这一时期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速度的确迅速,由此引发的小学生数量的增加,恐怕给教育本身乃至当地社会的存在状况均带来了或好或坏的较大变化。捕捉这种动向对于了解1920年代下半期之后的中国社会非常重要。但是,有关这一时期的义务教育,甚至学校数量、学生人数等基本事实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作为此后深入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天津为例,探讨这一时期义务教育普及的具体情况及其背景。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 义务教育政策的变迁
  •         (一)清末至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二 天津小学的增加及其背景
  •         (一)全体动向
  •         (二)各个时期小学数量的增加及其背景
  • 三 对社会弱势群体普及义务教育及其程度的变化
  •         (一)人口增加与学生增加的关系
  •         (二)社会弱势群体与义务教育的关系
  •         (三)社会弱势群体入学的原因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