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
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历史根源
报告字数:12731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怀特认为美国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是基于历史性的犹太—基督教(Judeo-Christian)的宗教文化。缺乏这样传统的中国,其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历史根源又是什么呢?中国在前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儒家意识形态还是民间实践,对人口增殖予以绝对重视。因为担心没有后代而产生的“断后”焦虑影响了中国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进而影响了中国的环境。人口因子持续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代中国,在“生存或死亡”的两难中选择了追赶现代化的自强之路。无论是孙中山“建国方略”中的追赶美日,或是“大跃进”运动中的“超英赶美”,还是后续的如大开发中的一些行事方式,都存在因为担心落后而急于追赶的社会性焦虑。这样的后果,产生了比西方社会“跑步机之生产/消费”还要严重的环境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断后”:中国人的历史性焦虑
- 三 “落后”:中国人的近代焦虑
- 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