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福利的政治基础:基层民主
摘要:作为一种再分配制度的福利体制总是和政治相关。所有的福利体制都与思想意识形态、政治体制联系在一起。毛泽东说过,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反过来,人们的社会意识也反映了其所在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意识形态代表一定的经济、福利主张和立场,一定的福利政策也代表者受益群体的利益。而这些经济和福利利益的表达是通过政治制度完成的。中国农村的福利和政治也有这样的关系。其实,不仅现代,就是中国古代社会里也有过早期农村基层民主的萌芽,而社区的自治和当地百姓的福祉有很大的关系。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民还有集体的民主生活,在集会上可以发表意见。现在,在经济上起步的农民也需要一个民主参政的渠道。因此,需要关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村经济经过20年的发展,有了不同以往的发展轨迹。农业生产成为一种产业,就像贸易、服务业或是其他商业领域一样,开始遵循市场规则。1981~1997年,农业生产占GDP的比例从31.8%滑落到18.7%,到了2000年以后维持在14.5%左右。市场经济改革不仅有新的经济运作方式和组织,而且农村居民也在经济形势的变化中,逐渐意识到需要更多的政治和社会权利。因为经济不会在真空中发展,与经济利益相关的是政治因素。
文章目录
- 一 走向村民自治
- 二 基层民主内涵
- 三 自治和农村福利的关系
- 四 政治民主道路探寻
- 1.西方国家的民主道路
- 2.中国的基本民主形式
- 五 小结